团委
站内搜索

通知通告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通告>>正文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挑战杯”许昌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5  点击:[]

各相关单位、二级学院(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技实践,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十三届“挑战杯”许昌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竞赛由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共同主办,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组委会由相关校领导、主办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书院)党委副书记组成。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二、参赛资格

凡在2023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许昌学院学生都可报名参赛。大赛可以以个人或组队的形式参加,团队成员不得超过6人,鼓励跨学院、跨学科合作组队,原则上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指导作品不超过3件。

三、项目类别

参赛项目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是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及能源化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其中,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五个学科类别。自然科学论文的作者仅限本专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其中,“发展成就”可以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文明文化”可以着眼于社会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美丽中国”可以着眼于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民生福祉”可以着眼于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就业民生发展保障等;“中国之治”可以着眼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

3.科技发明制作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为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为投入较少,且能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发明制作A、B两类均设: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及能源化工等五个学科类别。

四、申报条件

1.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且总人数不得超过6人,作品一经申报,团队成员原则上不再更改。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学校鼓励学术性社团以社团名义组织参赛。

2.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科技发明制作A、B两类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3.参赛作品涉及下述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对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上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5.参加校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推荐人和指导老师可以是不同人),经学院审核确认(详见附件1作品申报书)。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五、材料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学术论文+支撑材料,8000字以内),论文须为中文,外文论文须有中文翻译,支撑材料可包括对论文的进一步阐释、已发表刊物论文页扫描件、影响因子证明、查新证明、检索证明、实验相关照片、图片、扫描件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支撑材料,调研报告类15000字以内,论文类8000字以内)内容需为中文,支撑材料可包括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调研过程的问卷、访谈记录、照片、发表的相关论文、相关单位(机构)的反馈、相关奖励证明等。

3.科技发明制作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研究报告+支撑材料,研究报告8000字以内),研究报告可图为并茂,要写出作品制作的目的意义、制作过程、结果、创新点、实际应用情况(或应用前景)、存在不足及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工作,报告中需包括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支撑材料可包括获得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奖项证书、鉴定证书、应用证书、应用证明及其他资质材料等。申报书和作品分别装订,作品中应隐去学校、单位、指导老师信息,涉及作者的人名信息可以保留,以验证专利等信息真伪。

六、赛程安排

1.院赛选拔阶段(2022年12月中旬—2023年3月上旬)

1)各学院(书院)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小组,确定本院参赛组织实施计划。积极组织学生认真选题、联系指导教师、组成团队,做好充分的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

2)各学院(书院)组织院内专家评审小组对本学院申报项目进行初评立项。并于2023年3月5日前将推荐参评的作品《报名表》(见附件1)《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和《作品申报书》(见附件3)和研究报告、专利证书、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相关支撑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大赛官方邮箱,(邮件名称:学院(书院)+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校赛初审阶段(2023年3月中旬)

组委会将根据参赛作品类别、数量分布情况,对参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提出评审意见,评选出入选校赛终审的作品。入选校赛终审作的品申报人根据专家意见,对参赛作品进行补充完善。

3.校赛终审阶段(2023年4月)

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入选作品申报人按照评审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答辩汇报,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结合答辩汇报情况对入选作品进行全面评审,确定校赛终审结果。组委会依据终审结果和省赛指标确定参加省级竞赛的作品名单,向全校公示。

4.重点团队培训阶段(2023年4月)

对推荐参加省级竞赛的作品申报团队开展赛前培训,指导各团队按照省赛评选要求,对参赛作品进一步修改完善。

注:以上时间安排将会根据全国、全省相关赛事通知进行调整,届时将公布在校团委荷花网主页及校团委官方微信平台,请及时关注。

七、评审奖励

学校聘请相关专家评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上级竞赛,同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展览、转让等活动。本次竞赛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若干。对组织工作突出、竞赛成绩优良的学院(书院)颁发优秀组织奖。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要统筹做好竞赛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竞赛氛围,积极动员学生报名参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竞赛中提高本领、收获成长、增进认知。

2.强化培育,保证质量。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质量。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加强对参赛团队的指导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帮助参赛团队做好选题和材料撰写工作。

3.精心组织,加强审核。要安排专人负责竞赛组织工作,加强对推荐作品的审核把关,确保作品的原创性、真实性,根据赛程安排,按时做好材料上报工作。

 

大赛QQ交流群:515780864

大赛官方邮箱:xcxytw@126.com

 

 

教务处  科研处  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校团委

2022年12月15日

上一条:关于举办“百绘许院”手绘明信片设计大赛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举办“妙笔生花”戏剧创作大赛的通知

关闭

copyright @ 2008-2020 共青团许昌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许昌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